都说9102年,是5G元年。吵了这么久,终于近日,工信部正式向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5G商用牌照的发放,意味着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5G提前一年商用
2019年是全球5G元年,不少国家都希望拿到5G商用的批“船票”。截至目前,韩国、美国、瑞士、英国开通了5G服务。这些服务,还都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基站少、网络不稳定、终端单一等问题,但都会随着网络不断成熟而改变。
抢跑5G至关重要,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在代系更迭时抢跑处于领导地位,能对领导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市场竞争和安全影响。
比如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在2G时代获得了个竞争优势,诺基亚和爱立信等公司得以更早地推出先进的设备,并在2000至2010年已经开始向3G转型,而当时的美国仍在推行2G。
但是在3G转型期间,欧洲失去了这一优势,因为当时的欧洲监管部门要求对3G频谱资源进行拍卖,而不是把现有的2G频谱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因此贻误先机。日本在3G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则在4G和4G LTE的发展中吸取了教训。在2010年初,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和Verizon利用2008年拍卖赢来的700MHz频段,迅速在美国各地部署LTE网络。推动了4G手机的迅速普及,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Netflix等美国公司都利用LTE网络带来的大带宽和新手机功能,研发了新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美国从这一领先优势中受益匪浅。ReconAnalytics在2018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估计,2011年至2014年间,4G的引入为无线行业贡献了70%的增长,不仅提高了GDP,同时无线行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80%以上。通过引领4G的发展,美国建立了一个由网络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和应用程序开发商组成的全球生态系统。
5G强在哪里?
根据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建设流程,5G的建设周期按先后顺序可以分为规划期、建设期和应用期。目前,5G正站在建设期的入口,只要政府一发放5G商用试验牌照,运营商还有终端设备商就会全速发力冲向应用期。
这一整装待发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各类参与者在标准设立、技术研发、基站建设和设备开发等方面上的优势。
截至四月份,华为拥有1554项专利,领先于诺基亚(1427)、三星(1316)等公司,是拥有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多的公司。对于华为的领先地位,《华尔街日报》曾评价道,“华为在5G领域的影响力,与前几代无线网络时代公司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标准必要专利,顾名思义,是不可替代或者说在技术层面上无法避开的。因此,当企业在5G技术专利上拥有优势时,全球的电信企业在5G网络落地的过程中还少不得要向它们支付专利费。
中信建投研报预测,2019年全年将新建开通5G基站10万站左右,全球预计在30-40万站左右。
如果以城市来进行划分,上海作为全国首个移动5G试用城市,预计年内将建成超过1万个5G基站,到2021年,全市将累计建设超过3万个5G基站,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
作为唯一参与了5G试验技术测试、规模试验、应用示范全部三项测试的省份,广东则在2019年规划建设5G基站近1万个,目标是在2019年实现广州、深圳规模试商用,2020年实现全省规模商用。
与手续复杂、沟通成本高的欧美国家相比,的基站建设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迅速,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加速5G的商用化。
从建设期到应用期,这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但的各类优势确保了其领先的发展。要想成为5G的真正领先者,必须要带头去寻找未来的商业前景。加快5G技术的研发和融合、推进商业模式的开发和验证、实现实际应用的突破和落地,这则是在开拓5G未来必有的三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