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已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报告》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和西部六个大区内的中等及以上城市的3488位受访者作为调研对象,发现约40%的受访者是手机重度或极重度使用者(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大于等于5小时)。高学历、年轻、女性是手机依赖者的重要特征。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中,有49.1%为手机重度或极重度使用者,高于其他学历程度人群;年龄越小重度及以上使用者所占比例越高。女性中近45%为手机重度或极重度使用者,男性约为35%左右。
手机的快速迭代,使得更换频率进一步提高。《报告》显示,在更换手机时的旧机状态方面,近半数(45.3%)受访者表示,上一次更换手机时,旧机处于“几乎全新”或“非全新但不影响使用”的状态。
更换手机时,不同人群的旧机状态也存在差异。21-40岁人群上次更换手机时,手机处于不影响使用状态的比例较高。
在换机原因方面,性能落后成为换机的主要因素。56.6%的受访者会因为像素过低,内存不足等性能原因而考虑更换手机,手机频繁卡顿、电池衰减以及破损后维修成本高,也是更换手机的几项重要因素。在非刚性因素中,“追求喜欢的机型、款式”成为主要的因素,受访者中年轻、高收入和大规模城市居民因此换机的比例更高。
在废旧手机减量的巨大潜力与空间面前,公众参与的意愿与行动仍处较低水平。《报告》显示,近半数受访者表示“存放在家,不处理”是处理废旧手机常见的方式,大量废旧手机未能进入回收处理环节。
废旧手机的循环利用主要涉及“处理”和“利用”两个阶段,其中公众是否将废旧手机送入回收处理环节,从前端决定了循环利用程度。61%的受访者表示,担心信息泄露成为不处理废旧手机的主要原因。因此《报告》认为,提升公众在手机回收上的参与度,聚焦于隐私安全保护已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手手机从何来又往何处去?
二手手机交易其实是一个双边市场,需要有大量的二手手机供应源,也需要合理的销售渠道及购买方。据赛诺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9 月, 手机用户总数已达 13.9 亿,每年产生的闲置旧手机数量高达数亿部。其中一二线城市的手机更新频率更高,几乎都只有一年到一年半的使用周期。人人都成为了二手手机交易市场的供应源。
但二手手机的销售就不怎么被消费者所知晓。这种不确定性往往成为用户选择放弃的个原因。相对简单理解的是C2C模式,比如阿里旗下的闲鱼或58旗下的转转,这些公司搭建一个平台,让用户与用户直接沟通、资讯乃至交易。
C2C平台的价值在于提供匿名性的真实身份认证,在交易过程买卖双方身份不被暴露但在平台数据库中已通过认证,同时平台提供一定的担保交易和交易资金中转。
而爱回收的模式则相对复杂,基本覆盖了二手手机回收之后的所有销售方向。
爱回收主要采用三种处理方式:具有较高残值的二手产品经过爱回收检测清理后将再次售卖;仍具有使用价值的低残值二手产品会转至海外市场销售;无法使用的二手产品将提取功能运作正常的硬件,用于二手维修,剩下部分将交由具有环保资质的回收机构,拆解提取重金属,用以二次利用。
旧手机不用的话,一定要彻底清楚您的个人隐私,以免被他人利用,给自身的安全钱财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