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杭州市民来说,5月份“浙A”车牌的竞价和摇号是牵动人心的事情(本报5月27日、5月28日曾连续报道)。日前,记者从杭州产权交易所获悉,5月份共计有908个人和单位缴清价款,其中个人809人、单位99个,他们将如愿以偿获得“浙A”车牌。
值得一提的是,竞价成交编码数位总共有1002个,也就是说,后有94个竞价成功者放弃了指标。记者 陆冠均
现状
908人拿牌,94人放弃指标
首次竞价流拍率为9.4%
据杭州市调控办数据统计,5月以竞价方式向单位和个人配置增量指标1333个,其中单位增量指标160个,个人增量指标1173个。通过资格审核的有效编码数个人为1026个,单位为145个。终,成交编码数位1002个(个人为890个,单位为112个),由于参与竞价的总人数小于指标数,所以竞价成功率为100%。
但这并不意味着1002个人都去拿了车牌,杭州产权交易所的刘副经理称:“为期三天的竞价成交款项缴费时间结束后,缴费成功的个人有809人,单位99个。”这表明在5月份的竞价中,有94个竞价成功者放弃了指标,其中包括个人81个,单位13个。按照“未缴费的94个指标/总指标1002个”的公式来计算,杭州首次小汽车牌照竞价的流拍率为9.4%。
记者了解到,这94个“流拍”的指标将直接投放到6月份的指标中去,目前6月份新增425个指标,竞价指标的数量已达1758个。
原因
实际竞标者少于指标数
有的高价中标者果断弃标
在首次竞价中,有12位竞价者成为了“幸运儿”:8名报价1万元的市民和4家报价1万元的单位以“底价”中选。按照个人平均成交价19608元、单位平均成交价29866元的金额来看,那些以高价拿到车牌的人无疑是“吃亏”了,而这个原因也致使一部分人放弃了指标。
5月26日,在杭州工作的石先生竞价成功“抢到”了车牌,但他花了2万元钱,这让他十分不舒坦:“有8个人以1万块的底价就成交了,我多花了1万冤枉钱。”石先生说,自己事先完全没想到参与竞价的人数会少于竞价指标的配额数,成交率有100%,自打那时候起,他就存了放弃指标的念头。
缴费时限早已过去,石先生后还是没去交钱,这也等于放弃了5月份的竞价成功,他表示心里接受不了:“倒不是舍不得这钱,就觉得既然能用低价拿牌,干嘛还要多花几千块呢。”即便是放弃了2千元的定金,石先生也没心疼,他自信未来拿牌的花费肯定会比2万元低:“6月份能不能得到竞价机会我还不知道,要是没有就再下个月,现在我也想通了,不心急,如果再拍,我就只报1万元竞价款。”
声音
应加强保密工作
别让竞价失去意义
对于此次竞标,一些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参与此次竞标的李先生说:“所谓竞标,就是要竞争,当指标比竞标者还多,这就失去了竞标的意义了。当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直接以底价出让。”
市民朱女士说:“高价中标与底价中标的,相差了一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很不合理。”甚至有市民认为,高价中标者弃标,2千元押金应该退还。
对此,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的张会佳律师认为,车牌竞价方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整个竞价过程,是在确认保密和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的,竞价者按规定来出价并成交,而2千元定金也是无误的,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从事实角度来讲,这次竞价都是符合法理的。”张律师同时表示,100%成交率是市场行为,政府不该多加干预。
但张律师同时也指出,政府部门在竞价前存在相关信息不够公开的问题:“如果能够开诚布公地告知市民群众,可能就不用竞价了。”张律师称,目前来说,竞价的方式可行,是完全可以继续实施下去的,但是政府部门要做好相关的保密工作,别让“小道消息”和“内幕秘密”泄露,否则就会失去竞标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