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特立的阿里巴巴,又开始给买家送“大礼”。
据北京晚报报道,淘宝计划于7月中旬开始,开展名为“手机号码保护服务”的服务项目。用户在淘宝购物后,手机号码不会直接被卖家和物流公司看到,而会自动分配一个临时手机号。卖家和物流公司可通过临时手机号联系用户,交易完结或用户主动终止服务后,临时号码将被释放并冻结,无法继续接通,让卖家和第三方与买家“失联”。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欢呼雀跃,一个“呼叫转移”就解决了买家网购给差评却时常遭到不良商家骚扰的问题,同时也让个人隐私变得更隐蔽。作为上帝的淘宝顾客,理应受到如此的保护。
淘宝方面也表示,新功能是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防止恶意骚扰,以保证整个网购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然而用“屏蔽”买家号码来做号码保护,笔者以为,阿里巴巴只怕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单纯。
作为一家拥有虚拟运营商资格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的170手机号码与其他运营商一样,在市场上推进较慢,本预期依靠虚拟运营带来更多的流量,如今却始终难以见效。而如采取用170作为“中转站”,一方面阿里可以通过转移,使更多的淘宝流量通过虚拟号段,收集用户数据,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未来利用这种淘宝购物的必经程序,绑定大量需求长期与卖家联系的用户,加速170号码的推广。
往深处看,此举更狠的,在于将卖家与买家的彻底拆分。互联网时代什么宝贵?用户和用户的数据。通过这种方式,传统淘宝卖家难以获得买方数据进行营销推送和大数据分析,而作为服务提供者,阿里巴巴则可以以几近垄断的方式攫取卖家信息,建立自己的数据分析库,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甚至可以进行数据出售服务。
可见,说是保护隐私,实则有些欲盖弥彰。试想一下,如在交易完成之后,买家发现产品出现问题,临时号码又已关闭,难道又需用繁复的操作重新建立与卖家的联系吗?互联网的精髓在于开放和便捷,如此的保护,不仅显得有些过犹不及,而且有着一丝店大欺客的味道。
阿里巴巴用手机号码服务做了一道栅栏,防止卖家捆绑用户,也令消费资源无法外流。但与此同时,这道栅栏似乎也挡住了电子商务推进的步伐,再一次忽视中小卖家的诉求。在大数据的发展中,阿里巴巴的科技树点得有点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