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普及,深刻改变了“衣食住行”等行为方式,连接起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社交。但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电脑和手机转账、支付时,木马病毒却犹如隐形“偷盗者”,随时可能盗走人们的钱袋子。
有些用户可能会疑问:为什么电脑或手机会莫名其妙中病毒?病毒到底是什么形式传播的?为什么点击一个链接,银行卡就被盗了?近日,腾讯安全发布《2016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2016年木马病毒的数量、传播方式、地域分布、人群特征等进行了全揭秘。
全年电脑中毒8.2亿次,手机病毒感染用户超5亿
截止2016年6月,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其中手机网民高达6.56亿,电脑和手机中过病毒的用户必然不胜枚举。报告显示,2016年新增病毒1.48亿,腾讯电脑管家帮助用户拦截病毒次数超过47亿次,是网民人数的6倍之多;全年共有8.2亿次机器中病毒,电脑管家平均每月为7000万台中病毒PC进行病毒查杀。腾讯手机管家全年共检出病毒6682万次,感染用户数达五亿,创历年新高;而且,手机病毒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仅12月就有5692万安卓用户被感染,比1月份增加了81%。
这些病毒类型多样,会对电脑或手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电脑端,风险系数高的要数流氓软件和盗号木马病毒,流氓软件进入用户电脑后,会自动捆绑下载相关应用影响使用体验;盗号木马病毒会窃取网友社交账号、游戏账号等个人信息。《报告》显示,2016年腾讯电脑管家共拦截流氓软件机器数高达2.9亿次,查杀流氓软件机器数高达3700余万,同时还查杀QQ盗号木马、剑灵盗号木马及LoL盗号木马等。在手机端,84.24%的病毒属于资费消耗类,通常表现为占用手机内存、自启动、联网、发送短信等。
更严重的是,一部分木马病毒会导向支付,瞄准用户钱包。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新增钓鱼网址4.4亿,爱诱导用户支付,譬如,不法分子伪造一个山寨的京东、天猫、唯品会网站,以返现为诱饵诱导用户去平台刷单购物,实则是通过木马病毒来盗刷银行卡。同时,电子市场上也衍生出了很多手机支付病毒,《报告》显示,2016年共有3444万台安卓设备感染手机支付病毒,相比2015年新增支付病毒包超过45万。
木马病毒从哪来?网站下载和电子市场集中
很多用户在电脑或手机中病毒之后的反应是:我什么都没干,怎么就中病毒了?事实上,木马病毒的传播渠道非常广,可能你无意中下载一个文件、点开一个网址、扫描一次二维码,病毒就已经悄然而入了。从报告来看,电脑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网站下载、流氓软件推广、邮件传播、网络挂马、即时通信、网吧传播、装机渠道、硬件媒介等,其中网站下载和流氓软件的比重较高,分别为28.6%和24.8%。而手机病毒的来源可能是电子市场、软件捆绑、手机资源站、手机论坛、网盘传播、二维码等。
11-30岁青少年群体电脑更易中毒,广东是大“毒省”
2016年,PC端病毒呈现出两个特点:其一,从人群维度来看,11—30岁的青少年群体易遭遇电脑中毒,主要为中学生和大学生,特别是11至20岁的少年电脑用户占比高达55.58%,男性用户占比高达84.16%、女性占比13.18%。其二,从地域分布来看,电脑中毒地区集中在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的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报告显示,2016年中毒机器数TOP10省份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浙江省、四川省、河北省、湖南省、北京以及黑龙江省。手机病毒大省同样也是广东,其他依次是河南、浙江、江苏、山东等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
病毒也爱“社会热点”,用户需谨防
2016年,网络新增病毒对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机器安全、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电脑端,涌现了黑暗幽灵木马、苏克拉木马、暗云Ⅱ Bootkit木马、Peyta敲诈木马、“萝莉”蠕虫等木马病毒,它们通过不安全网络、热门游戏、盗版操作系统等方式进行传播;手机端则包括 “粗口木马”、Android锁屏勒索、开学通知书、手机实名认证、刷单助手病毒APP等,不法分子一般先发送伪基站短信,在短信中植入恶意网址,让用户通过点击恶意网址、下载病毒的方式感染手机。这些病毒显著的特征是,“喜欢”借势社会热点,千方百计诱导用户安装下载。譬如,双十一时出现了大量虚假购物网站、假网购APP;春运抢票季出现的假冒12306购票的病毒APP。
那么,对于普通网友来说,如何能够杜绝病毒侵害,保护自己的电脑和手机的安全呢?腾讯安全专家给出如下建议:其一,尽可能不从非安全站点下载软件、文件、视频、图片等,特别是一些号称破解版的软件,不轻易访问来源不明的网址;其二,当收到带有不明链接的短信时,不要轻易点击访问;其三,用户可以下载安装腾讯电脑管家和腾讯手机管家查杀木马病毒,并实现对恶意短信和包含钓鱼网址链接的伪基站短信的精准拦截,营造安全的上网环境。如果手机不小心遭遇到锁屏病毒,用户可以将手机连上电脑,使用腾讯电脑管家,实现一键清除锁屏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