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蜀道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剑门关为核心,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剑门蜀道沿线三国文化深厚,庞统、蒋琬、姜维、邓艾、马超、鲍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
剑门蜀道沿线古迹众多,三星堆遗址、德阳文庙、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庙、皇泽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剑门蜀道沿线美景密布,富乐山四季花似锦,翠云廊古柏三百里,明月峡"飞梁架绝岭".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得以名扬天下。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前三者已成旅游胜地,惟独剑门雄关,却像被人遗忘的角落。
历史遗迹
驿和铺:
从剑门蜀道沿途地名上看路政管理是十分完善的。驿道初叫"官道"、"马路",是古时从西安至成都的陆上唯一通道,原为过往官员、使书等送军政书籍使用,后来也逐渐成为民间商旅活动的交通大道,建立驿道管理服务机构也就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成都到西安沿途有不少某某铺、某某驿命名的地方,如汉阳铺、抄手铺、剑门驿、龙泉驿等。经统计,广元与陕西接界处至绵阳这一段古道上有56铺、14驿站,形成剑门蜀道一套完整的交通、军事、治安、邮传一元化体系。铺、驿是供官差途中换马、暂住、休息的地方,是国家设立的管理驿道和保证运输的专门机构。据《剑阁历史年表》记载,不同的历史时期,驿、铺的设置规模各不相同。以清代为例,一般每10里设一铺,40里设一驿,每铺、驿设有司兵2-5人、驿马12-16匹、马夫2-6人、扛夫10-20名。铺、驿站还设有驿丞、管理、文书、兽医、公馆、厨师等,既解决护树、护路问题,又解决往来行人吃、住、行的问题,在当时已经是十分完善先进了。
漫长的蜀道,悠久的历史,留下的众多有关道路配套建设的地面文物,为考证古代陆地交通提供了实物依据。
拦马墙:
拦马墙就是在驿道险要处为防备跑马官差跌落悬崖而砌成的墙。一般高在1米以上,宽在0.8米左右,长度视险道情况而定。拦马墙分土墙和石墙。土墙是用卵石砌成,中间筑以泥土。石墙是大青石砌成,用石灰加糯米作粘合剂,建筑牢固美观,上涂白灰提醒骑马人注意,以保证安全。
饮马槽:
饮马槽又叫饮马池,是在大青石上开凿的水槽,分为可移动水槽和固定性水槽,专为往来马匹提供饮用水源。饮马槽一般设在没有水源的驿道旁,干旱时由铺驿管理人员或当地百姓挑水倒进饮马槽,下雨时靠积蓄雨水解决蜀道内的青石板路面一般宽2--3米,宽处达5米。路面平整,沟渠畅通,千百年来路面很少垮踏,主要原因是在容易塌方处和阶梯石中间加有10厘米厚、1米多深、长度视路面而定的"门坎石"."门坎石"一是起稳固路基石板、阶梯石作用,二是"木牛"(鸡公车)缓速刹车作用。石板路光滑凹凸,印记着历代车辙马迹,留下了古今行人的脚印,是当年考古的鉴证。
栈道:
栈道分为土栈和石栈两种。土栈石在森林茂盛的山地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又名阁道,石在山崖上凿孔,支架木桩再铺上木板而成的路。蜀道土栈基本不存在了,但石栈遗迹尚存,残迹在崖间的栈道撑柱石孔仍历历在目,其孔约为30厘米见方,深约50厘米。石栈道选址非常讲究,如明月峡栈道上倚大树梁峰,状若虎口,下临嘉陵江,水势汹涌,若在山崖修路,耗费太大,工程艰险;若在山顶修路,左右悬崖绝壁,一遇强敌,前堵后追,腹背受夹,进退两难;若在山麓修路,急流浑潭,无处驻足,因而在悬崖绝壁上修筑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