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见文化
在北京,城市漫步的热门路线绕不开胡同。漫步胡同深处,你可以了解古色古香的老北京历史,又能感受到热气腾腾的北京百姓生活,还能在各种美食和创意小店里流连忘返,历史的层次就在这里铺展开来。
北京如何守护胡同,让城市留下记忆?近年来,北京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创新改造方式。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批,明确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在部分老城区,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去或留”,外迁出去的,住上了设施现代化的楼房;留住居民则利用腾退空间改善居住条件,装配现代化厨卫浴等设施。屋里改造得很现代,但是屋外的院落不能随意改,仿古的地砖、灰瓦、红门都恢复成了过去的原貌。经过“绣花功夫”的修缮保护,“老巷幽宅静树依”的京华风韵回来了。
除了胡同,北京中轴线这条气势恢宏的路线也不容错过。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北起鼓楼、钟楼,南至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
2011年,北京市提出中轴线申遗。这些年来,北京中轴线保护持续推进,一座座古建在修缮,一个个大杂院在更新。今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报告已经完成提
而在上海,“梧桐区”是城市漫步爱好者的必去之地。“梧桐区”并非上海的行政区域,而是泛指栽种梧桐树、适宜散步休闲的知名街区。
梧桐树荫、历史建筑、花园洋房、腔调小店,漫步其中,能感受申城文化底蕴。
上海如何守好“梧桐区”的浪漫与腔调?我们以武康大楼为例来看。
武康大楼于1924年建成,分别于2009年和2019年完成了两次保护性修缮。2020年,武康大楼街区又进行了“微更新”,下的都是“绣花功夫”。
这次“微更新”进行了信号灯综合杆优化、冗余立杆移除、空调外机隐藏等。尤其用心的是,人们过去要拍一张以大楼为背景的美照,只能候着红灯的间隙和行人的空档匆匆按下快门,在这次“微更新”中,佳拍摄点位进行了扩容升级,让大家拍得尽兴。
像这样的修缮和“微更新”,在“梧桐区”和上海其他历史文化街区在处处进行着。在政策上,上海印发相关文件,明确本市涉及保留保护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求,严格规划、拆除、建设管理,严格控制拆除历史建筑,进一步完善历史建筑保留保护管理体系。
在修缮力度上,上海积极推动普陀区曹杨一村整体修缮、徐汇区衡复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修缮、静安区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长宁区愚园路风貌区老洋房厨卫改造等项目,在保留风貌的基础上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老街古城,承载着城市记忆。截至目前,全国已公布14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划定1200多片历史文化街区和6.19万处历史建筑。近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规范》正式发布,将自今年12月1日起实施,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划定国家标准。
从广州永庆坊到福州三坊七巷,从广东潮州古城到山西平遥古城,从西安城墙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下好“绣花功夫”,保护好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守好城市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已经成为各地城市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