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腕表大小的偏好一直在演变,如果要追溯源头,其实在20世纪初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市面流行的都是小尺寸腕表。
那时候还处于腕表行业发展的初期,手表早是给女性设计的配饰,很少有男性佩戴,因此表的尺寸都很小巧玲珑。像今年奥斯卡上,安雅·泰勒-乔伊戴的这枚积家101 Reine,就很有那个时代的感觉。
直到一战期间,手表作为军队装备投入使用,战后戴着手表的士兵们回到家乡,这个稀罕物件才开始在男士中流行起来,逐渐成为男人必不可少的配饰。
这个阶段诞生了不少经典腕表,不过尺寸依然偏小,像是1917年面世的卡地亚Tank,表壳长30毫米,尽管小巧,却受到当时许多名流精英男性的偏爱。
根据统计,在30年代圆表尺寸一般不超过32毫米,方表多以29毫米为上限。所以那时的古董表在今天看来,都显得比较小。
而到了二战之后,腕表尺寸才开始渐渐变得更大。
有专家分析认为,当时二战期间,以沛纳海 Radiomir(直径47毫米)、万国大飞(直径55毫米)等为代表的军用工具表风靡,同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审美,连带着日用表的表径也日益加大。
到了1970年代,以爱彼橡树为代表的钢款一体式豪华运动表横空出世,初代皇橡“Jumbo”直径39毫米,因为在当时尺寸很大被称为“巨无霸”,面世之初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随着时间推移,皇橡才渐渐走红,直到近十几年来成为全球爆款,一表难求。在同一时期,运动腕表的热度也被推向了顶峰,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酷炫的大块头腕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实力,觉得大表盘才够厉害、够醒目,能更好地展示财富。
马修·麦康纳在奥斯卡戴的这枚JACOB & CO. Jean Bugatti腕表,表径就达到46mm,衬得胸前的CINDY CHAO 20周年系列黄钻缎带胸针格外精致。
另一方面,经历了石英危机之后,机械表走向高端复杂的必然之路,各大品牌为了炫技、拼制表技术,腕表功能和复杂程度越来越卷,需要大尺寸才能更好地承载和展现这些。
而且不光运动表越做越大,正装表也不断突破尺寸天花板,直径达到42、43甚至45,这种现象在过去十年里显得尤为突出。
像印度首富小儿子阿南特在婚前派对上戴的这枚百达翡丽Grandmaster Chime,可翻转表盘上搭载20 项复杂功能,尺寸达到47.7毫米。
俗话说物极必反,如同时尚圈一样风水轮流转,当大表流行到一定程度,小表径终于重回人们视野。
虽然它不像大尺寸腕表那样让人印象深刻,但历史却更加源远流长,走红方式也比较细水长流。
从早年的普遍流行,到被大表盘抢了风头,再到近两年重新翻红,小表径回潮的趋势越发明显。很多品牌都在推出致敬早年复古表款的新表,也就是所谓的“新复古腕表”。不仅设计高度还原,尺寸也复刻了当年,很多复刻表款都以早年的较小直径为主,比起40+尺寸更加不挑性别,容易被范围更广的消费者所接受。
范主前阵子去巴黎,一直戴这枚American 1921“歪脖子”,致敬的是1920年代的经典款式。表壳尺寸36.50x42.19毫米,戴起来大小刚刚好,手腕纤细的妹子也能驾驭。和Boy A 41mm的纵横四海红金蓝盘,正好组成“红蓝CP”。
百达翡丽也有很多正装小尺寸腕表,比如这枚3970,直径36毫米,在当年算是男表常规尺寸,今天看就是妥妥的小表径了,仍然备受当下的藏家追捧。
更不要说小表盘显精致的道理大家都懂,可能眼不如大表盘那么有存在感,但是看久了更耐品、更有味道,可以说是历经百年经住了时间的考验,也是从未退出流行的常青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