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为有用的一件工具可能非抗噪耳机莫属。从几十到几百美元,各种价位,各种品牌,选择余地颇大。今天给大家聊聊抗噪耳机的大概齐工作原理,也许对选择自己的需求会有几分帮助。
旅途的疲劳中,噪音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无名杀手。在长途飞行中,噪音带给乘客和空乘人员的隐性疲劳不比坐久躺累导致的腰酸背痛少,却又为了这疲劳并非直接反映在体力的消耗上而常常为人忽视。
对职业飞行人员,噪音疲劳是一个已然提到工作流程中的因素,如何降低噪音疲劳,是一个关乎飞行安全的大话题。但对坐飞机的旅客,偶尔被噪音干扰个几个小时,大多数人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只是,常客从来不是大多数。
于是在长途飞行的前舱,你会发现至少半数以上的常客都会戴着套着塞着各种各种的抗噪手段,简单的记忆海绵耳塞到高大上的主动型抗噪耳机。
记忆海绵耳塞的抗噪功能源于掩耳盗铃 :)塞住耳朵,听不见外面的声音,哇啦,世界清静了。这是直接且简单且便宜的抗噪方法。两个小手指节大小的海绵,用手指捻得细细的放进外耳,让它自己慢慢恢复形状,充满整个耳孔。简单是简单了,但你也听不见周围人的说话,听不见电影中的对话,简而言之,你把自己暂时变成了一个二等听残。
普通的耳机,如果有比较好的耳塞和耳垫,也有一定的抗噪功能。其原理和直接的耳塞差不多,尽量堵住周围环境直接进入耳朵。这些都属于被动式“抗噪”。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事,听力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我们听东西,耳朵耳膜的听力只是一部分,也还有诸多的听力是靠头骨和环境的共鸣而传到听力神经,仅仅靠塞耳朵并不能解决这部分的噪音困扰。
于是,就有了聪明人想出了聪明办法。既然环境噪音无所不在,为神马不能搞一个反噪音,和环境噪音阴阳相对,正负相消呢?
于是,就有了主动降噪的降噪耳机。
在近耳朵的位置上放一对麦克风,监听两个耳朵有可能听到的环境噪音。声音是一种波动,各种频率,各种高高低低的强度。音乐如此,说话唱歌声如此,噪音也一样。我们听见的声音其实就是所有这些各种各种的叠加。
麦克风对着耳朵外面的环境,监听的是环境里的噪音,而你想听的音乐则走的是电线或者蓝牙传输,直接推动耳机里的发声元件。
主动抗噪,妙在这一对近耳麦克风监听到的噪音声波在专门的电子线路里被反转了180度,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反噪音”。如果你单独听这个“反噪音”,其喧嚣和原本的噪音几乎完全相同,但如果从耳机里播放出来,和周围的环境噪音同时到达耳膜,效果就是正负抵消,哇啦,噪音怎么不见了。
原理很简单,但要做好却不容易。麦克风的监听频率范围和我们的耳朵不尽相同,耳膜听见的声音经过头骨传递的那一部分又有声频的变化,耳机在耳朵外的阻隔和佩戴方式也对噪音的入耳有各种的影响,于是很简单大原理,在各种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落实到了现实,抗噪的效果就大大的不同。
俺无意做任何品牌广告,效果的好坏,和对噪音的感受程度一样,都是很个人的事情,更不用说抗噪耳机原始的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享受你想听见的声音,那就牵扯到耳机本身的牛逼程度,一个广阔无垠的可供探讨争论的世界。
只想多说几句抗噪耳机(其实也是所有耳机)的基本款式。
早出现的抗噪耳机基本都是扣在耳朵上的款式,除了声学的考虑外,电子线路的空间需求也限制了耳机机体必须有一定的大小。
扣在耳朵上的耳机也分两种,一种是真的压在耳朵上的,另一种则有一个比较宽大的海绵垫圈环绕在耳朵四周,将整个耳朵密封起来,且耳机的压力作用在头骨上,戴着舒服得多,当然,尺寸也大得多。
这两种耳机的效果都很好,除了尺寸考虑外,更多的是个人的佩戴习惯。
新出现的耳塞式主动抗噪耳机则充分利用了高科技电路的微小,外形做得和传统耳塞耳机几乎一样,可以直接塞在耳朵里,只是主动抗噪耳机,不论什么款式,都需要电池来驱动电路,这电池却无法小到塞进耳朵,只能美中不足地在耳机线上多出一块拇指大小的电池了。
仅从听音乐和抗噪比较,顶级品牌,不同佩戴款式的效果区别并不很大。对常客言,这款旅行利器的选择更着落在尺寸和实用性上。
如果尺寸不是大问题,飞行也只是几个小时内的正襟危坐,那覆耳式会是比较好的选择,佩戴舒服,外观也颇牛逼,颇有老子有抗噪你有种你嚷嚷的藐视天下的气势。
对经常做越洋飞行,需要躺平睡觉的常客,入耳式的抗噪耳塞几乎是不二的选择。老常客们也许都还记得在初开始享受抗噪耳机带来的宁静时,到了需要躺下的时候的纠结。如果你是个仰面八岔的睡神,这个问题基本不是问题,但如果你有侧睡的好习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我,每年20万公里的飞行,入耳的抗噪耳机几乎已是长在耳朵里的器官,再也无法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