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表独立导演老虎庙一篇口述史《“天籁书屋”的电话梦:一次徒劳的尝试》,讲述80年代初在西安开书店时安装电话的一段往事,唤起了很多人的回忆。现在移动电话空前普及,固定电话正在退出家庭,回想上个世纪末期电话进入家庭的情景,恍若隔世,完全是白头宫女说玄宗的感觉。
杨海鹏是著名调查记者,老父亲是退休军官,他先做法院,后来转做媒体,但即使对他们这样的家庭,当时电话仍属奢侈品。他回忆说:“八十年代末,上海装电话也要三千左右。老父内部打三折,但舍不得电话费,就没装。后我去报社,诓之我有电话费报销,即安装。自此,看到他抱着电话往西安老战友处打长途,我肉痛得紧。”
从网友们的回忆看,论那几年的电话安装费,3000左右不算贵,据一位网友说,“西安九十年代初装一部固话还要4500元,外带给安装师傅红塔山一条,加急托人送礼另算。”而福建乐清的一位网友“黄叶西风2015”提供的数据: 在福建省福清市,1994年装一部电话近8000元。打国际长途每分钟21元。那时候一个月工资不够打20分钟。福清经济发达,也是著名侨乡,对电话的需求可能更强烈,价格可能也随之攀升。家里开通国际长途,那恐怕是绝大多数家庭到现在,也没怎么想过的事情。
1994年教师节时,当地电信局推出面向教师的优惠价电话,一位是收藏家的老师,他卖掉收藏的30个大洋(袁大头),共得1900元,才勉强凑齐安装费。他算了一下,这30个大洋放到今天,大约是2万元人民币。这么算下来,他那部早已淘汰的电话,可真够得上是天价。
而有些电话故事,就有点像黑色幽默: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一个在报社的同志调任某地邮电局担任邮电报总编,那时,邮电局内部职工装电话收费便宜,而且不需要排队等待,优惠多多。这位同志于是一口气给家里装了两部,很自豪地说,电话这东西将来绝对保值。
国人还做事都喜欢讨个彩头,图个吉利,家里装一部如此金贵的电话,那号码当然也更不能含糊,在很多地方,当时挑电话号码也有讲究,河北邯郸一位叫ZHENGYIZHI_82980的网友说,在他们当地,当时如果要挑电话吉祥号码,是有规矩的:一个8,摆一桌;两个8,吃王八(当时鳖的价钱特高);三个8,上白塔(有一条龙服务);四个8,带桑拿。
这些带8的电话号码,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能够拨得响?
从媒介发展史上看,电话的发明比广播的发明要早差不多40多年,电话的发明年代,是1876年,而无线广播的试验成功,已经是1916年左右的事情了。1900年时,美国城市中,电话的家庭普及率已经达到1%,到二战后,美国城市电话普及率迅速发展到70%以上。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经济贸易的影响看,电话的作用要比广播更直接。但是,1949之后,政府在通讯业发展中,基本以政治宣导为主要宗旨,因此,广播的发展远比电话受重视,尽管“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政府描绘的共产主义生活图景,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有资格安装电话的,属凤毛麟角的特权家庭,电话与普通民众基本没有关系,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渐趋深入,电话的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于是,就是高额的电话初装费。有关部门的解释是说:“为弥补电信建设资金的不足,国家自1980年下半年起开始收取市话初装费,做为电信建设专用基金。增收市话初装费政策对通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三分之一的电话建设资金来源于初装费,初装费成为支撑我国通信网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
如今,作为一个90后的后生,小的时候安装电话,费用不再那么昂贵,到现在,我们常用只能手机来打电话,聊天,玩游戏。这估计是那个时候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回看这些过去的历史,不仅让人觉得时代发展的真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