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长:刘传健,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人,1991年入伍,2006年从部队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四川省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部重庆分公司飞行分部责任机长,B类教员,公司检查员。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因风挡玻璃破裂上演的“空中惊魂”还历历在目。仅仅一年半之后,以此次事件为原型的电影《机长》就被搬上了大银幕。
拯救128人,“机长”这么厉害,才不是靠运气。
一、无数次刻意练习,才能成就关键时刻的临危不惧
二、每一次奇迹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严格自律
三、高度配合,是完成任务重要的条件
成为一名机长的过程是漫长的。250小时的飞行学院训练、2700小时的副驾驶员训练是前提。
在飞行学院的这250个小时,也决定着学员们是否选择走上飞行员的道路。
学员结束了飞行学院的学习,进入到航空公司,才开始和真正的商业飞机有实质接触。
航空公司的训练与航校相差甚大,何超觉得在航校时自己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把飞行技术学会,但在这更多的是考虑用些什么方法才能规避一些风险,怎么飞是安全的。
进入航空公司步就是培训飞行理念,例如空客的金科玉律、波音的黄金法则等,将飞行的总体概念传输给飞行员,树立起飞行的职业化意识。
飞行员平常的训练多半是模拟机训练,偶尔会去南通或扬州等小机场训练一两个小时感受下真实的起落。
航空业遇见的事故也经常会拿来分析钻研,从别人的经历中寻找一些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航空的风险是个紧箍咒一直在提醒着飞行员们。
飞行是件重复度很高的工作,每天起飞落地。但在何超眼里这也可以找到乐趣,实现快乐飞行。
有时候他们要连续飞三四个任务,去到不同的机场,飞行不同的航线,还有天气、季节等变化的因素让人很有新鲜感。
另外,在紧张飞行中,如果真正的了解这架飞机的操纵和管理方法,会带来特别的满足感,让人充满信心。在空中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让机长体会到快乐,也愈发觉得飞行并不是个高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