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有网友问,买了两块和田玉,一个羊脂玉一个白玉,那个羊脂玉我看了,密度贼好贼细,一点结构没有;另个白玉密度就差了点,花有点大。但是为啥证书上都写得密度是2.95?”关于“密度”的这个疑问貌似近也挺普遍。所以本人决定写一篇小短文,跟大家聊一聊正常物理学中对密度的定义,与市面交易中大家口头语中“密度”的区别。
正常物理学中对密度的定义,与市面交易中大家口头语中“密度”的区别。
1. 鉴定物质是实心或者空心:因为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同一物质,其密度必定相同,所以一旦相同体积的相同物质,同时测试时出现了密度偏差,则可以确定密度偏离正常值的物质一定被动过手脚。比如黄金的密度为19.26g/cm³,现在有两个体积是一立方厘米的金条,经过同时测试密度后,一个金条重19克左右,另一个金条重14克左右,则我们可以立即判定轻的金条是空心的。
2. 未知鉴定:当收到未知的样品时,通过测试密度,对照密度表,再配合其他的测试方法,往往就可以确定未知样品的名称。
综上,密度是物质自身所具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属性,在珠宝玉石鉴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珠宝玉石交易市场中,“密度”往往指的是珠宝玉石的细腻程度,“密度好”代表着饰品质地细腻,“密度差”代表着饰品质地较粗。这种说法往往缺乏参照物,仅仅凭借人们自己的感觉去判断,同一件样品在不同的人手中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这种“密度”表述方法是非常不严谨的,无法作用于精确的珠宝玉石鉴定工作中,仅仅能用于个人非常主观的对于珠宝玉石的品质判断。
所以珠宝玉石证书上标明的和田玉的密度与市场中所称呼的不严谨的“密度”完全是两个概念,毫无任何关联。也请广大珠宝玉石爱好者将不严谨的“密度”改称“质地”,以避免与真正的密度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