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被认为是美学的承载着,是人对美意识的成功突破。所谓,“玉之与石,美之与恶”。古语有云:“澹然无极而中美从之,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并美。”自古美丑就是被热议的话题。而每个时代都有“美丑”的不同的承载者、体现者,和田玉是现代社会对传统美学、艺术的重要一环。今天我们来聊聊和田玉与美学中的真善美。
古之美学思想十分强调“造意于真”,反对虚假于形,即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真善美是绝对的真理。“真”不一味追求形式的逼真或写实。“真”应去其表而识得“原美”,所谓“归真”。因此“真”是事物的本身,也是万有造化者的“神”。“以形写神”不仅要画出对象的表面形态、姿容,更要刻画出对象本身内在的生命和精神,即“真”。
古代玉文化中有一种动物,据说有神奇能辨善恶。能守正直之说就是“善”。“善”字在古代文化深层意思中蕴含着鬼神的心意和恩宠,不畏人言畏鬼神。这也是和田玉题材中菩萨、佛、钟馗等题材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同样适用于玉雕艺术创作。多重理解“善”的本意,有利于艺术创作,反映和田玉文化里“美”的观念,是美本身,亦是“善”。
美学会随着心理、精神、社会功能、时代审美的变化而推移,也会受地域、风土、人文环境的影响,从书法、雕刻、壁画、山水画、水墨画等等不同的作品就可以看出。而美学不仅能影响人们的好尚,还引领不同朝代人们对美的意识的本质的追求,比如水墨画就是古人以“废物象而取其真”方式追求真的一种方式。只有好的作品才具有艺术的感染力,能够传情达意,使人看了以后,明白、第二感动、第三兴趣。艺术的“真”是从自然界得来,从生活中得来。创造者通过感染进而艺术创造,发掘出“自然之趣”和“自然之势”,循真趣,乘其势,才构成美本身。
这就是和田玉和美学的完美结合,虽然能把二者完美结合的作品少之又少,但至少我们能有所期待,不至于附庸随形。
人们普遍认为美的承载者之一是艺术,评价一件作品,首先是艺术品位,其次才是材美工巧,和田玉更是如此。艺术的核心在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技巧性的和谐统一,其内涵是多元化的,不应以美丑论之,禅宗有云:"美丑为幻。"不应以美丑论世间万物,而是要超越美丑。
艺术本质在其内涵,和田玉亦是如此,我们不应过度追求和田玉的颜色、造型等等,本应追求应是和田玉中的玉文化、美学。和田玉文化的价值是建立在真善美的意境之上,我们在追求和田玉的过程中不仅有感官的接触和个人的分析,同时还要有一颗“兼怀万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