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消息(九九)近日,以“探索技术趋势,引.领产业创新”为主题的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在中关村论坛期间举行。
论坛汇聚国内外6G产学研用权威专家与行业领.袖,聚焦语义通信、6G与AI深度融合、多样化场景网络架构、星地一体化通信等前沿方向,深入探讨6G前沿技术及产业发展。会上,中关村泛联院院长、中 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围绕“多样化场景驱动的6G网络”进行主题发言。黄宇红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6G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AI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网络要借助AI提升性能,更要服务于智能时代的应用发展。
信息消费“新三样”成为推动移动通信发展的关键力量
“随着智能化发展,未来从人联网到物联网,一定会走向智联网。这个‘智’不是形容词的‘智’,而是名词的‘智’,就是大家提到的智能体、具身智能这些‘智’的联接。”黄宇红认为,中 国移动提出的信息消费“新三样”——智能网联车、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推动移动通信发展的关键力量。
智能网联车对通信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将到来的自动驾驶时代,驾乘人员在车里不只是专注于开车,更多可能是享受生活和工作。这种场景类似于元宇宙,带来沉浸式的视频体验和工作体验,因此也将带来对算力、感知和智能的需求。
对于接入智能体的终端,不仅是手机,还有XR眼镜等,戴上眼镜可以中英文无缝互通,可以随时获取即视物品信息。这就需要云、边、端进行交互,其中既有通信的需求,也有智能和感知的需求。
将来机器人不仅仅在家里服务,还要走到户外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从看护场景到工业场景,不同场景在通信、智能、时延方面等都有不同的需要。
黄宇红指出,智联网时代对信息通信网络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仅是海量的低时延连接,还在数据、算力、算法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将来比特传的是token,传的是智能体之间通信所需要的数据。”
6G智简网络架构:底座+内核+中枢
为满足网络通感算智新能力需求,中 国移动提出智简内生6G网络构想。
黄宇红介绍,6G智简网络通过“底座+内核+中枢”的架构,实现功能和资源的按需编排和组合。其中,“底座”实现通算融合的异构硬件资源池化和按需共享,“内核”负责通感算智融合的多维功能池化和灵活调用,“中枢”则实现跨域、跨要素的智能编排和协同优化。这一架构使6G网络成为聚合相关业务能力的“平台”,实现功能可插拔、网络可定制,供需动态匹配,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
黄宇红透露,中 国移动携手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已经完成了高性能、高弹性6G云化资源底座的研发,并以此为基底进一步搭建6G智简内生原型系统,支持资源弹性扩缩、功能即插即用、应用算力敏捷适配,为赋能数智泛在应用和开放协作奠定了基础。
“我们今年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放的模块化灵活调度网络形成共创共享的6G发展模式。下一步将开放原型网络系统和试验网,加载更多应用场景,实现更多能力创新,让6G发展真正满足未来智能时代的需要。”黄宇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