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形容流量不清零,是极为恰当的。不过如果换成“千呼万唤屎出来”则更为恰当。这种“当月不清零,只能次月使用,不能第三月使用”的说法,比一坨屎还恶心。这样的不清零对于百姓而言,就是“打折版”,就是“流泪版”。
这种不清零和我们想象中的不清零,和李克强总理要求的不清零,不是同一个意思。我们想象中的流量不清零是什么样?流量是我们花钱购买的,也就属于了我们,至于说什么时候使用,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花了钱,这就是我们的自家物品,什么时候使用必须我们说了算。也就是说,我想10月份使用就10月份使用,我想11月份使用就11月份使用,与你运营商有什么关系?不清零的“终极版”,应该做到“我的流量我做主”。
很显然,这种推一推动一动的流量不清理,实际上是一种被逼无奈的结果。从运营商的心里来说,他们并不想屈从于民意,他们不愿意不清零。但是,民意不同意,舆论不同意,总理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敢冒着炮火前进,于是找了这么一个“当月不清零”的应对办法。这不是对民意的屈从,这是对民意的嘲弄。言外之意是说:我就这样干了,你能咋地?
如此不清零其实是糊弄公众,糊弄总理。我们不要“打折版”的不清零。别和我们玩文字游戏。
我们来看看这样的“应付版”的流量不清零和原来的流量清零有多大不同?其实,依然没有摆脱霸王条款的“过期作废”论调。起初,民意反对流量清零的时候,一位运营商的老总公然想用“鸡腿理论”说服公众:你们到肯德基买了一只鸡腿,你能咬一口之后就退货吗?的确,我们买了鸡腿是不能咬一口退货。但是,这只鸡腿还是我们的,我们可以拿回家放在冰箱里,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我们也可以拿回家喂狗,但是这只鸡腿还是我们的,其支配权在我们手里,因为是我们花钱买来的。我们购买的流量不也是我们的了吗?我们的流量何时使用完,你运营商有权指手画脚吗?
打个极端一点的比方。我们购买了一件衣服,我们是穿上,还是放在衣柜里,是不是我们的权力?服装公司能说必须在两个月内穿吗?不穿今后就不允许穿了,超过期限穿就侵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