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作为把玩、收藏的热门之一,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但是无论是在交易过程中,还是在玉友交流的时候,总有些“半吊子”说法在耳边流传,甚至越传越广,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关和田玉的那些“半吊子”说法。
1、石头能出油
这个说法是和田玉盘久了会出油,所以越盘越润,但和田玉不是五花肉,再怎么盘也不会自造油脂,“石头冒油”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看起来油和摸起来油,都是源于玉质和打磨,如果你觉得表面真的油乎乎粘手了,那是你蹭上了自己皮肤的油脂,洗洁精洗一下立马回原形。
2、瑕疵会消失不见
很多人会说有的和田玉上的瑕疵,在盘了一段时间之后不见了,但其实裂纹不会自己愈合,肉里面的棉和僵也不会被你盘消失,这都是由于汗液和油脂沁入,或者表面包浆使其肉眼看起来不那么明显了而已,看不见了不代表不存在,亿万年形成的东西不会在人的手上轻易转变。
3、落款显档次
有个红色印章落款的作品,好像总会让人觉得比较名贵,也很受玉友们的喜爱。虽然在石头上落个红色款识确实雅气,但落款这种方式已经被玩烂了,款识代表不了产地、品质、作者,苏州落款50元,石佛寺便宜的3块,即便真是名家,决定石头真假的,也是人品,而非款识。
4、镂空技艺高
镂空的作品,总给人一种工艺繁复,难度超高的感觉,但事实上大象无形,好工好料的东西大多是四两拨千斤、润物细无声的,不会锛凿斧锯全部招呼,透雕往往是为了剔除料子上的毛病,好料不必炫技。
5、籽料已枯竭
这个说法已经十好几年了,真实情况是籽料枯而未竭,有生之年,常挖常有,蛮荒之地,储量丰富,老把枯竭论挂嘴边的,要么是重金做市的庄家,要么是跟风作势的商家,再就是人云亦云的玩家。
6、白度分等级
白度分等级没问题,问题是每个人分的等级都不一样,并且永远没有统一标准,“一级白”的意思是这石头挺白,“脂白”是白的很,“一级半”是青灰的比较明显,“1.2级”是说一级不敢说一级半不甘,“二级白”就完全是蹭白玉热度的青玉了,所以不必问白度几级,靠谱的玩家看种头,靠谱的商家给你不同光线下的照片,让你自己品味。
7、源头价格低
这早已不是信息不对称的时代,一块料子出来以后,在北京能卖什么价,在苏州又能卖什么价,阿达西比你都清楚,籽料行情高涨,产地价格高于消费市场,戈壁料捧着钱买不到精品,山料则需要赌料、加工才能流通,如果你觉得源头能捡到漏,欢迎来南疆走一走。
8、俄籽也是籽
从形状、皮色、肉质上看,俄籽和籽玉没有多少关系,更接近于山流水,多数俄籽只是借着籽的名卖个俄的实,更有无数假皮滚料混杂其中,成天鼓吹俄籽,心态不正。
9、青海料会变灰
这是个讹传了很多年,并且现在依然在讹传的说法,都说青海料盘玩久了会变灰,但谁也拿不出有 力的实证,青海料带久了变灰,是由于表面的包浆、尘垢在水透的光感下的映射,不信你温水泡泡,毛刷蹭蹭,超声波洗洗,再不行重新抛个光看看。
10、按克论价格
这种行为貌似专业,实则刻板,克价至多是一个估价参考,把件克价400,戒面克价4000,这很正常,普品克价300,精品克价30000,这也很正常,过分纠结克价是否合理只有两个结果,买大克数普品或俄料高仿。
只要和田玉一日是大家把玩、收藏的热门,很多“半吊子”的说法,就一日不会终结,而在这些“半吊子”说法的背后,不是一心想忽悠人的商家,就是人云亦云的玩家,真心希望大家一不要想着“捡漏”,二不要听人忽悠,擦亮自己的眼睛,练好辨玉、识玉的真眼力,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