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飞行汽车靠不靠谱呢?目前来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还是拥有着无限的前景的,但是从产品角度,目前eVTOL,哪怕以后造出来飞行汽车,大的瓶颈就是重量问题,也可以说是电动化里面用到的电池这个问题。由于采用垂直起降的模式,因此也就意味着其没有办法像传统飞机一样,通过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带来十几倍的升阻比,所以全部的升力以及相关的能量都需要由eVTOL所携带电池的电量来提供。更何况在未来的城市客运(UAM)场景下,eVTOL需要频繁的起降,而这种频繁的起降必然带来更大的能耗,将进一步制约eVTOL的续航里程。
举个例子,小鹏汇天的旅航者 X2,全部都用的碳纤维材料,就是为了在保证强度基础上,能多带点电池,飞的时间能长一点,空机重量只有360kg,大起飞重量560kg,续航时间35分钟,大飞行时速130km/h。很显然这个出行半径,是很难实现载人商业飞行的。再比如说上海的峰飞,V1500M垂直起降的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大起飞重量1,500公斤,载客飞行航程250公里,大载客数3-4人,刚刚完成了首飞测试。但是不管怎么说,短期来看,电池都是eVTOL的大瓶颈。所以说,如果做成飞行汽车这个造型,增加的重量大概率也会影响续航。总结来说,飞行汽车短期来看不太现实,但是飞行汽车的本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还是有很大的前景的。
第三个问题,eVTOL在10年内的商业化使用场景,会是怎样呢?我觉得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个是替代原有的直升机的一些职能,像是医疗救援、关键物资运输、空中消防。
另一部分则是eVTOL的重点了,城市空中客运。由于现在低空领域的法规不同城市还在进行设定,所以这块现在还是没放开的。但是一旦放开以后,我觉得首先会用到的场景,一个是空中的机场巴士,举个例子,当我在广州白云机场落地之后,不需要进航站楼,直接坐着接驳车来到了机场另一边的eVTOL起降地,坐上eVTOL直接在IFC国金中心楼顶降落了,直接去楼里面开会了,从起飞到落地,全程20分钟。别人可能20分钟还没出航站楼呢。这种效率,是陆地交通跟地铁比不了的。
那这个eVTOL前期咋卖呢,多数TO B,比如说广州白云机场组建一个低空客运大队,eVTOL日常的补能、维保都是在这里。少数TO C,用eVTOL替代以前的私人直升机,在郊区实现点对点的飞行。eVTOL的终目标,是让电动飞行器成为普通乘客能用得起、付得起的一个交通工具。在这个领域,无数企业都想成为改变行业的“特斯拉”,但是终谁能先跑出来,产品、资本、政策推进,缺一不可。